智能工程学院党总支学生党支部开展“不忘初心,寻访红心”系列活动。教师党员、入党积极分子分别于11月19日和11月22日到无锡市第二人民医院和江苏省荣军医院走访建国纪念勋章获得者。
在市二院,师生走访了张一平、李德宏、孙吉友三位老人。三位均出生于上世纪二十年代,耄耋之年回忆起人生既有峥嵘岁月的战斗,也有和平年代的坚守。张一平老人出生于1927年的上海,七七事变后,闸北区的家毁于日本侵略者的炮火下。经过当时已经是地下党的哥哥介绍,张一平与共产党地下联络站取得联系,受党组织中一位联络员的保护,渡江往北投奔新四军,来到中国人民抗日大学筹备处。张一平还清楚地记得自己加入抗大才13岁,在军事训练时扛着的枪比自己都高。由于新四军急需卫生人员,后被安排进了华中抗日卫生学校,学习了枪炮伤、骨折的处理等战地医疗抢救技术。一直到后来,老人都是在卫生医疗系统工作。李德宏老人出生于1927年,父亲很早就是共产党员。1942父亲就将他送进部队生活。作为医务人员,李德宏在豫东战役时抢救伤员时不幸被弹药弹射伤到眼睛,仅有一只眼睛有视力。后来组织上安排到荣军疗养院养伤。李德宏不愿意一直过着疗养院的安逸生活,自己要求要到基层为国家建设事业做贡献,就被安排到无锡市的742厂、无锡无线电工业学校保卫科工作。孙吉友老人出生于1925年,参加过抗美援朝、淮海战役,浴血奋战立下过三等功。回忆起峥嵘岁月,老人说:“有过五天只能吃一个红薯的艰难时刻。那个时候,真的是今天不知道明天的事情。”解放后,响应中央裁军的号召,孙吉友转业到了无锡市第四人民医院。谈到当年牺牲的战友,老人除了感叹自己的幸运,还充满了感恩,感恩国家的照顾和解放后安定的生活。经历过硝烟战火的三位老人除了感慨自己的幸运,更自豪于国家由站起来、富起来到强起来的转变。
在省荣军医院,师生了解到周慧娟老人出生于1926年,1949年7月参加华东军大三总十五团学习,1952年4月在军事学院宣传部任教育课文化教员,1960年在无锡无线电机械学校任教务科科员,1969年6月在国营七四二厂保卫科任门卫,1973年11月在无锡无线电工业学校教务科任教务员,1982年12月离休。
走访中,入党积极分子全神贯注聆听老人们战争年代的特殊经历和精彩的人生故事,接受了一次难忘的红色精神洗礼。
下图分别为师生与张一平、李德宏、孙吉友、周慧娟合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