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界发达国家和地区的职业教育发展路径,如今已从最初的“就业导向”转到“职业导向”,进而迈向“需求导向”。如果说,“就业导向”是满足当下的需要,使无业者有业,“职业导向”是应对明天职场的变迁,关注特定职业岗位技能的培养,那么“需求导向”则是聚焦个体的可持续发展,满足未来变化的需要。
需求导向:
职业教育转型发展的新思维
伴随着“中国制造2025”“互联网+”行动计划等战略性规划的推进和实施,转型发展成为职业教育的必然趋势和首选命题。
具体而言,职业教育转型发展,首先是教育对象的转型,即从主要面向新增劳动力的就业前学校职业教育转向全民大众型教育(包括职前学校职业教育和在职继续教育等多种类型和多元途径),从传统的一次性学历教育转向终身教育。其次是发展过程的转型。职业院校不仅在办学模式、人才培养模式和管理模式方面逐步从传统、封闭转型为现代、开放,而且着力消除职业教育与区域经济社会发展不匹配的弊端,引导学校从“单纯数量规模发展思维”转型为“可持续发展”和“服务能力提升”内涵发展模式。再其次是教育功能和培养内容的转型。《2015年全民教育全球监测报告》中,梳理和归纳了与生涯发展和就业相关的几种主要技能类型,如基础技能、可迁移的技能和职业技能、生活技能等。国际社会对“技能”的衍生扩展,超越了过去仅仅跟“生计有关的技能”定义,成为国际社会对职业教育功能和培养内容的新建议。
我国职业教育经历了外延扩张的超常规发展阶段,已开始进入内涵发展阶段,以质量求生存,创新驱动发展成为新的历史时期的不二选择。释放创新原动力,让创新成为发展的基点,最根本的就是要通过创新,摆脱对“就业导向”发展老路的路径依赖,彻底实现发展动力的转换,转向“需求导向”。
“需求导向”职业教育发展与“就业导向”有着本质区别,“需求导向”更加致力于学生终身发展的需要和终身学习能力的培养,关注职业技能和生活技能的整体性培养;更能满足学生多元价值选择,如就业准备、升学准备、工作场所学习和晋升深造、职业继续教育等;教育教学目的更加关注“学会学习”能力提升和新方法运用与掌握,聚焦学生“迁移能力”的培养,为应对可能面临的多次职业选择奠定基础;通过知识、价值观、态度和技能等的学习,更能促使学生在一系列生活领域获得成功,包括就业、公民参与、人际关系和终身学习。
需求导向:
职业教育供给侧改革的新任务
职业教育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旨在探索现代职业教育制度中市场关系的形成。
市场决定人才需求的走向,影响人才培养模式与途径。“需求导向”的职业教育发展,将更多根据市场的需求来考虑人才培养,强调“用户付费”,而不再完全由国家承担经费。把职业教育作为“用户付费”教育类型这一趋势,将从制度供给侧赋予受教育者更多的选择权,学生可以选择适合的学习内容和途径,而不必再为自己的弱项(如基础性知识、学习基础能力等)诚惶诚恐。
“需求导向”的职业教育发展,将引导教师和学校回归职业教育本质开展教学。课堂教学活动和实训教学活动的主体是学生,把课堂还给学生,走进职校生生活世界,让学生参与、体验、内化、升华,真正乐学、会学;更加关注每一个学生的优势和需求,去激活他们的兴趣爱好。与此同时,职业教育课程体系也要从单一的、统一的课程体系,分层加工模式,向多元课程体系,分类加工、私人定制转变。
需求导向:
职业教育发展质量的新指标
国际标准化组织所制定的《质量术语》标准中,对质量作出如下定义:“质量是反映实体满足明确或隐含需要能力的特征和特征的总和。”可见,质量是针对某一产品或实体而言的。
具体到教育质量,“产品或实体”就是“服务”,是非物质化生产的价值创造,教育质量最本质的要求就是“满足人的全面发展、适应社会需要”的程度。
“需求导向”职业教育发展质量的新指标包括:一、人才培养目标要体现终身教育和终身学习理念。二、办学水平要努力使职业教育与现实及未来生产需求相匹配。三、教育规模不仅是数量规模,更是结构性规模,如职业教育和培训对象的多元结构、多样层次的规模。四、职业教育目的在于培养人类的智慧,发挥人性,完善人,其目的是人,不是人力。“教育不仅仅是为了给经济提供人才,它不是把人作为经济工具,而是作为发展的目的加以对待”。五、市场需求导向,合理、科学、有效配置职业教育资源。六、系统构建职业教育质量框架,包括校企合作、工学结合人才培养体系,立德树人质量目标体系,系统培养、多样人才培养指导体系,职业院校文化育人工作体系,需求导向职业教育质量评价体系以及各级各类技能人才标准(国家资格框架体系)等。
信息来源:《中国教育报》2016年8月2日03版(作者:马庆发,华东师范大学教育学部教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