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主题教育专题党课上,江苏省委书记提出的这些“有没有”发人深思
6月27日上午,江苏省委党校会议中心礼堂座无虚席。全省县(市、区)委书记政治能力建设专题培训班在这里开班。江苏省委书记娄勤俭给大家作“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主题教育专题党课。
在时长超过两个半小时的党课中,娄勤俭紧密结合江苏实际,深刻阐述了中国共产党人的初心和使命,就更加自觉地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深入贯彻落实新发展理念等五个方面提出了明确要求。
引人关注的是,娄勤俭此次提出了一系列“有没有”问题,引发党员领导干部深入思考。许多党员领导干部走出会场后坦言,对照这些问题,自我感觉“画像”很准,听了甚至汗涔涔,有会场坐不住的感觉。
娄勤俭究竟提出了哪些问题,让很多党员领导干部感觉“坐不住”呢?笔者现场聆听,摘录其中一些。
“九个有没有”?看看你有没有
娄勤俭回顾了十九大以来江苏省委部署开展的解放思想大讨论活动,指出深入学习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是头等大事、长期任务,去年重在解决“身体进入新时代,思想停在过去时”的问题,现在要着重解决对新思想“理解不深入、行动跟不上、落实缺乏创造性”这三个问题。
在具体分析了这三个问题后,娄勤俭认为,这三个问题,在实际工作中往往交织在一起,集中表现为一些思想认识、思路谋划和工作推进上共性的偏差和误区。
这些偏差和误区有哪些表现,娄勤俭根据省委办公厅同志做的调研,归纳为“九个有没有”:
——有没有因为过去发展中形成一定的先发优势,就认为可以轻轻松松走在前列的盲目乐观?
——有没有认为经济好就一好百好,看不到其他方面发展短板的认识盲区?
——有没有满足于过去赖以成功的经验做法,不研究规律甚至不按规律办事的路径依赖?
——有没有对历史遗留问题能拖则拖,不愿正视问题、不敢解决问题的侥幸心理?
——有没有图眼前、图省事、图来得快,不注重打基础、利长远的行为短视?
——有没有一味地等规划、靠“大树”、要政策,以我为主、自主规划、主动争取意识不足的依赖心理?
——有没有各自为营、“各显神通”,不注重集中力量、统筹资源办大事的视野局限?
——有没有过于迷信自身能力,不注重学习进步,一遇到新情况新问题就束手无策、疲于应付的本领恐慌?
——有没有怕担责任,落实工作中简单套用上级或外地做法,不去结合实际进行深入研究的形式主义?
针对这“九个有没有”的问题,娄勤俭列举了一系列实例。现场聆听的同志鸦雀无声,沉默许久。
娄勤俭对大家说,在历届省委省政府和全省干部群众的接续奋斗下,江苏过去的发展取得了好的成绩、打下了好的基础,正是在这样的起点上,我们才能对当前和未来的发展有更高的认识和要求。我们一直说,江苏工作的鲜明基调就是“中央有要求、江苏有行动、落实见成效”,这一优良传统一定要保持下去,而且要不断注入新的时代内涵。
落实新发展理念,检视有“三问”
娄勤俭说,新发展理念对江苏发展具有极强的现实针对性。“前一段时期,我省发生的事故和问题,说明不少地方对新发展理念的理解贯彻还远没有到位。”
为此,娄勤俭提出,要认真回答好三个问题:
1
——发展的初心是什么?
娄勤俭坦言,这些年江苏取得了很好的发展成果,但是回过头来审视,发展中也有失误、也有代价。“我们党的初心使命是让人民过上幸福生活,如果环境污染了、安全失去了,老百姓吃不到放心的食品、呼吸不了新鲜的空气,哪怕口袋再鼓、城市再光鲜,也是没有意义的,这实际是对初心使命的背离。”
在列举了一系列发人警醒的例子后,娄勤俭说,我们必须充分认识到,新发展理念就是在发展问题上对初心的回归、对使命的坚守,充分认识到江苏在过去发展中形成的“重化型”产业结构、“煤炭型”能源结构、“开发密集型”空间结构已经到了非调不可的地步,充分认识到贯彻落实新发展理念是唯一正确的道路,特别是要坚持“安全第一、生态优先、绿色发展”,真正让人民群众在绿水青山、和谐安宁中共建共享美好生活。
2
——我们的发展是不是遵循了规律?
娄勤俭说,江苏过去发展创造的成功经验,是建立在研究和把握规律基础上的,但现在时代条件发生了变化,规律也随之不断演进,就不能有路径依赖、搞简单套用。
把脉宏观大势和江苏实际,娄勤俭提醒各级干部,有几个规律需要深刻认识和把握好:
一是社会发展阶段变化的规律。江苏总体上处于工业化中后期,但各地情况不一样,不能脱离阶段实际盲目发展,特别是苏北还处在工业化的加速期,要按照“四化”同步的特征和规律,大力推动工业化和信息化的融合。
二是技术变革的规律。当前推动技术进步、社会变革和生产生活方式变革的主导技术,仍是计算机和互联网技术。我们不仅要重视计算机和互联网技术带来交叉融合创新、集成创新和应用创新,也要重视对计算机互联网技术本身的研究。
三是产业发展的内在规律。现代产业发展已经从单体项目竞争转向产业体系对抗,未来培育发展主导产业,要认真研究规律,增强产业上下游的系统性,形成产业链的体系竞争力。
3
——江苏经济转方式、调结构的核心任务是什么?
娄勤俭说,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对江苏工作的重要讲话指示精神,很关键的一条就是要坚定不移推进转型升级,加快构建自主可控的现代产业体系,这是事关江苏高质量发展走在前列重中之重的任务。
怎样理解自主可控的现代产业体系?也曾是科学家的娄勤俭畅谈了自己的观点。
娄勤俭认为,所谓“自主”,要看掌握多少关键核心技术。“我们不能片面关注产业的体量规模,更要看产业的关键核心技术有没有掌握在自己手上。”所谓“可控”,主要看全球配置资源的能力。“现代产业体系不代表产业链的每一个环节、每一个产品都要自己来生产,而是要不受控。经济全球化时代,以市场、技术、标准建立产业体系,就可以全球范围配置资源,把全世界成千上万的企业组织起来、形成产业。”
娄勤俭坦言,转方式、调结构是摆在江苏面前的一场硬仗。
“这个过程肯定会比较艰难,但不能因为一有阵痛就想着往回走。”娄勤俭给大家鼓劲说,我们咬紧牙关,爬过这个坡,迈过这个坎,就能迎来江苏发展的新境界。
站稳群众立场,扪心自问三个“有没有”
娄勤俭对大家推心置腹地说,我们践行党的宗旨、站稳群众立场,难的不是一时一事,而是一辈子。
为此,娄勤俭同样抛出了三个“有没有”的问题,让党员领导干部们要经常对照检视自己。
——有没有真正把群众立场内化于心、成为自觉?
——为群众办事时有没有形式主义、官僚主义的问题?
——做每一件事时有没有全心全意把群众利益放在首位?
为了让党员干部有更清醒的问题意识,娄勤俭以自己多次深入调研,列举了当前江苏民生保障改善工作中存在的短板:
——比如,苏北农村住房条件集中改善。有的地方对这项工作认识不深、重视不够,以县为主体的推进机制还没有很好地落实,群众的获得感还不太强。“我们各级干部都要设身处地地想一想,如果几十年都住在这么差的房子里,生活条件迟迟得不到改善,这是不是我们共产党人的初心?”
——比如,教育改革。从进展情况看,离群众期盼还有距离。“各地党委政府要反思:对这个问题是不是真正重视起来,有没有从人才成长的规律去考虑群众的上学意愿?就江苏的现状而言,我们扩大普高招生比例,是在补长期形成的短板,推动各类教育协调发展。”
——比如,最基本的公共服务。大家普遍反映,学前教育上公办园难、上优质园贵;看病难、看病贵;死后安葬难、墓地贵。“群众有需要,各级党委政府就要把责任担起来,增加公共服务资源供给。”
娄勤俭语重心长地对大家说,如果不深入研究问题、不主动解决问题,沿用过去的做法,守几年摊子,短期内也不会出什么大问题,大家会比较轻松,但这绝不是我们共产党人应有的表现。
“我们的事业从来都是在发现问题、解决问题中向前推进的,关键在于对问题要有认识、有态度、有担当。”娄勤俭说,对一些长期以来群众反映强烈的问题,我们的地方党委政府要认真反思,是不是真没有办法解决,为什么迟迟得不到解决?虽然这些问题解决起来比较复杂,甚至会遇到想象不到的阻力和压力,但只要我们能够真正回到初心使命上,真正带着深厚的为民情怀,思想再解放一些,就能够打开思路、想到办法,才能够真正落实好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