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校特聘教授赵红育精微绣作品亮相央视春晚

来源: 发布时间:2025-02-07 16:06:42 浏览量:

在央视2025年春节联欢晚会上,无锡分会场主持人王音棋手中的刺绣团扇极富江南韵味、惊艳全球观众。该团扇正是由我校特聘教授、无锡精微绣国家级代表性非遗传承人赵红育大师为春晚定制的双面精微绣作品。

赵红育大师介绍,接到央视赶制团扇任务后,从图稿、设计到刺绣,历时仅有十余天,她一定要拿出一流作品呈现世人,将无锡精微绣非遗技艺发扬光大。该作品扇面取材于无锡籍艺术家吴冠中的代表油画作品《怀乡》,表达他对家乡江南的深情感怀。团扇的表现技法充分展现了无锡精微绣的艺术特点和江南绣娘的蕙质兰心和心灵手巧,绣制过程中用到了平绣、小乱针绣、虚实针等很多绣法,不仅用了十几种颜色,而且用线也很细,最细的一根线劈成三十二份,才得以绣出江南水乡小桥流水、粉墙黛瓦、春意盎然的感觉,完美地还原油画作品的笔法笔意。

我校于2017年聘请赵红育大师,建设“锡绣大师工作室”,在校内外传授无锡精微绣技艺,多年来取得了丰硕成果,先后被评为教育部“传统技艺传承示范基地”“全国技能大师工作室”,2023年获批第二批江苏省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传承基地建设单位。

我校将无锡精微绣纳入美育课程体系,开设《锡绣艺术赏析》选修课,持续7年,累计培训学生800余人,课程内容涵盖刺绣历史、文化内涵及技艺实践。赵红育大师定期开展专题讲座,结合其50余年从业经验,传递工匠精神与技艺精髓。通过多元化的实践活动推广非遗文化,在社区和中小学举办“无锡精微绣非遗体验活动”“爱心暑托班”“青年夜校”等活动10余场;面向各民族学生及“一带一路”国家留学生开展刺绣文化活动,促进文化交流与民族团结,被评为2024年江苏高校来华留学生中国国情教育社会实践活动基地。基地“锦绣艺术工坊”获评2024年无锡市高校优秀大学生社团,学员获2023年省大学生职业规划大赛一等奖。基地以非遗传承为切入点,创新统战工作,案例获2022年江苏省高校统战工作实践创新成果二等奖,彰显了非遗保护与高校教育的深度融合。通过建设“江苏省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传承基地”,学院形成“课程+社团+活动”三位一体的传承模式,成为省内非遗教育的重要标杆。

学校通过课程开发、实践育人、社会合作与政策创新,构建了无锡精微绣传承的立体化体系,不仅培养了青年传承力量,还通过现代媒介与文化创意赋予非遗新的生命力,通过精微绣谱写非遗传承“无锡景”。(艺术设计学院:朱旭明,审核:武汉)

    字体:
  • 特大
  • 正常